涵婕提示您:看后求收藏(第442章 龙虎剑(162),寒剑江湖,涵婕,飞卢小说网),接着再看更方便。

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/畅读/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,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。

这跟平日在练武场优雅地舞剑对招,完全是两个不同的世界。

但却是武侠必得面对的现实。

周潮在混战间听见商少奇的呼唤,想也不想就奔过来。此刻他绝对相信这个比自己足足小了十岁的师弟。开战不久,周潮因为过于冒进而在“大欢喜洞”里迷了路,跟“巫丹三十八剑”其余各人失散,若非被商少奇找到,他早就被那些彷佛无穷无尽的黑莲教死士分尸了。

退到商少奇身边时,周潮才看见同在的还有“三十八剑”同门任元英和莫灵云。壮硕的莫灵云师兄,半边脸被黑莲教施放的毒液溅到,虽已及时抹走,但仍被腐蚀出一片冒烟的伤口,发出阵阵臭气。莫灵云的脸色也微微发黑,显然正在跟入了血的毒对抗,但他体格和意志惊人,仍然精神充沛如常。

那些穿着五色杂布彩衣、完全舍死忘生的黑莲教徒,沿着幽暗的走廊吼叫着冲过来,就像一群凶暴的昆虫。看着那一双双泛着红光的疯狂眼睛,商少奇的背项在发凉。

师父太低估敌人了!以为对方无甚武艺就不用害怕,这么直接就攻进洞来,结果却付出了沉重的代价!

假如只论个人武力,这些黑莲教死士在巫丹剑客眼中,直如羔羊。但眼前面对的却是远超预期的敌人数目、复杂如迷宫的地形、各样难防的暗器剧毒,再加上对方这狂热不畏死的精神状态,令攻入来的“巫丹三十八剑”顿时陷入险境。商少奇就亲眼目睹了毕荣、赵晨风和汤伯颜三个剑术高超的师兄,在混乱中逐一被惨杀。

此刻商少奇选了这个防守的地方,是山洞间一个弯曲狭窄的位置,正是可以发挥巫丹剑客过人武力、以少胜多的据点。

四人并肩而战,果然抵住了黑莲教徒的攻势。商少奇的观察没错,这些黑莲教死士,服用了不知道哪种奇药,虽然进入无畏的狂乱状态中战力大增,却也令头脑不清行动单纯,只懂一见敌人就涌过来进攻,欠缺包围绕击的策略,巫丹派四人只要守住正面这关口,对方也就一波接一波地前来送命。

可是四人的体力也因此不断地消耗。不可以继续这么打下去,商少奇心想。他向莫灵云师兄打个眼色,莫灵云

(本章未完,请翻页)

会意,就按照之前说好的策略从旁退走。

只余三个疲倦的战士抵敌,战况马上又变得更艰苦。商少奇感受那实时加重的压力,心里在对自己呐喊:

活下去!无论如何我都要活下去!

这时他右边的任元英师兄中了一刀,崩溃倒下。

商少奇紧咬着牙齿,如疯狂般挥剑,并且鼓舞着余下唯一的同门周潮,放声嘶吼:

“巫丹不死!巫丹不死!”

商承羽推开盖在身上那个中了箭的“铁山兵”尸体,从快船甲板上爬了起来。

他咳了几声,吐出来的呼息中都有木头烤焦的味道。那身白色毛裘都已染成了深灰。他摸摸腰间,佩剑还在。

两个驾船的水兵都已跳下船,踏上岸边的土地,其中一人一边逃跑,一边捂着中箭流血的左臂。商承羽往前眺望,才知道已经回到樵舍的营寨岸边。

刚才那短暂而悠远的回忆,在他心里实在太鲜烈,令他一时忘却自己身在何地。他再看看快船之上,只余下他一个活人。其余八个“铁山兵”,不是因先前的交战伤重死亡,就是在逃回岸的途中遭截击的敌人以弓箭击毙。

商承羽记不清整个逃亡的过程,只知道从烈焰焚烧的大战船,到登上这条快船之间,最少也再换乘过两次。所有的记忆都被火焰、烟雾和炮声扰乱了。

他带点蹒跚地从船边爬上了岸,走了十几步才调整好呼息,恢复平日的身姿。他环顾岸边四周,远处的士兵都在拼命奔逃。他只好向营寨独自走过去。

双脚终于重新踏在稳实的沙土上,商承羽稍感安心。他没有回头往湖里看一眼。因为他知道这场仗已经结束了。

一步一步地走着,商承羽回想刚才浮出的久远记忆。三十年前,他以“巫丹三十八剑”最年轻弟子的身份,参与了那场改变巫丹命运的一战。当时铁青子亲授的众弟子当中,商少奇(商承羽的原名是公认最具天分的一人,在姚连洲出现之前亦最得铁青子(公孙清的宠爱,也因此在十七岁之年就得以参加歼灭黑莲教的大战;但是除了战事的生还者之外,很少人知道巫丹派全靠有他,才在那仗中惨胜。

商承羽回想刚才浮在脑海的画面:他与周潮如何凭着二人之力,拼命抵住了黑莲教死士的猛攻。下一刻,绕到了侧面的莫灵云,以他强大的劲力将一根石柱撞断,其支撑的大石把聚集攻击的黑莲教徒大半压死,三人再将其余生还者统统诛杀……

在商承羽的指挥之下,他们战胜了超过二十倍数量的敌人。

整场战争都是靠着商承羽才逆转。铁青子由于低估了黑莲教的厉害,从一开始带着“三十八剑”正面攻入“大欢喜洞”,结果接连受到伏击而损失惨重。是商承羽自发指挥师兄重组阵势,利用地形发挥巫丹派凌驾于对方的个人格斗实力,这才把黑莲教击败,但巫丹最后亦只得铁青子在内的六人生还。

(本章完)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武侠修真小说相关阅读More+

我有一座随身农场

黄土守山人

三国:败家从忽悠曹操开始

公子小易

风云龙婿

流氓鱼儿